1. Phoenix.new:专为Elixir设计的云端AI编程助手;
  2. YouTube最新反广告拦截措施解析;
  3. 宁可做任何事解决无家可归问题,除了多建住房;
  4. 曼哈顿拥堵费政策成效显著;
  5. 掌握Makefile:从入门到精通的简明指南;

以上是今天的前五条黑科技新闻标题。

总共15条,具体内容您往下读…

1. Phoenix.new:专为Elixir设计的云端AI编程助手

🔗 fly.io: Phoenix.new – Remote AI Runtime for Phoenix

🔥🔥: 422 | 💬: 189 | 🗓️ 2025-06-20


Chris McCord(Elixir的Phoenix框架创始人)推出了一款名为Phoenix.new的远程AI编程工具,旨在为Elixir和Phoenix开发者提供高效的协作开发体验。该工具运行在隔离的Fly.io虚拟机中,赋予AI代理完整的root权限,可自由安装依赖、运行测试甚至修改系统环境,而无需担心影响本地机器。

Phoenix.new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实时浏览器集成,AI可通过内置的Chrome浏览器直接与前端交互,检查页面状态和JavaScript逻辑。此外,生成的应用程序默认部署在云端,支持私有URL预览、GitHub集成及Fly.io的基础设施保障。

工具不仅限于Phoenix开发,还能处理其他语言(如Rails、Go等),并支持异步任务(如自动生成PR、数据库建模等)。McCord认为,这种代理驱动的开发模式将重塑工作流程,未来开发者可能更多依赖云端代理而非本地调试。


2. YouTube最新反广告拦截措施解析

🔗 iter.ca: YouTube’s new anti-adblock measures

🔥🔥: 318 | 💬: 542 | 🗓️ 2025-06-20


YouTube近期对反广告拦截技术进行了A/B测试,部分用户遭遇了虚假缓冲现象——视频开头会出现长时间缓冲(时长约为广告时长的80%),但实际仍比观看广告节省时间。该机制通过InnerTube API的/youtubei/v1/player接口实现,利用SABR协议的延迟指令(backoff)强制用户等待。

用户可通过修改isInlinePlaybackNoAd参数绕过广告,但YouTube已部署锁定脚本(如禁止重写JSON.stringify)阻碍拦截工具。目前解决方案包括劫持Object.assign函数或移除页面初始数据,但可能影响直播等功能。

核心矛盾在于:广告拦截工具与平台反制措施的持续博弈。技术细节涉及GVS流媒体服务和协议缓冲区(Protocol Buffers)解析。


3. 宁可做任何事解决无家可归问题,除了多建住房

🔗 mcsweeneys.net: I will do anything to end homelessness except build more homes (2018)

🔥🔥: 269 | 💬: 387 | 🗓️ 2025-06-20


这篇讽刺文章以第一人称口吻揭露了美国中上层阶级对住房危机的虚伪态度。作者假装拥护解决无家可归问题,却列举种种借口拒绝实质性行动:反对修改分区法、抵制保障性住房、抱怨流浪者影响市容,甚至暗示退伍军人可能是骗子。核心矛盾在于,既想维持特权生活(如继承的豪宅、高价出租的公寓),又试图通过施舍或社交媒体表演展现”同情”。文章尖锐指出,这类人真正恐惧的是社会变革——若流浪者获得住房,可能推动医疗普及、公共交通等进步政策,最终威胁其既得利益。文中”水耗超标的草坪“和”拨打ICE举报移民工人”等细节,进一步讽刺了特权阶级的自私与伪善。


4. 曼哈顿拥堵费政策成效显著

🔗 economist.com: Congestion pricing in Manhattan is a predictable success

🔥🔥: 269 | 💬: 469 | 🗓️ 2025-06-20


尽管纽约市民最初对曼哈顿拥堵费政策(每日收费9美元)持强烈反对态度,但实施后交通状况明显改善。例如,言语治疗师Maura Ryan的跨区通勤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15分钟。民意调查显示,支持该政策的市民现已超过反对者。文章指出,这一成功早有预期,但质疑为何政策推进如此缓慢。此外,拥堵费政策还体现了市场机制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中的有效性。


5. 掌握Makefile:从入门到精通的简明指南

🔗 makefiletutorial.com: Learn Makefiles

🔥🔥: 249 | 💬: 122 | 🗓️ 2025-06-20


本文是一份面向初学者的Makefile实用指南,旨在解决Makefile因隐式规则和复杂符号带来的学习障碍。作者通过系统梳理核心知识,提供可运行的独立示例,帮助读者理解其运作机制。

Makefile的核心功能是基于文件变更自动触发编译,尤其适用于C/C++项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时间戳比对判断依赖文件是否更新,从而决定是否重新编译目标文件。文中通过hello world示例和C程序编译案例,逐步演示了规则结构(目标-依赖-命令)和基础语法。

关键知识点包括:

  1. 变量(如CC/CFLAGS)和通配符*%的区别)的使用技巧;
  2. 自动变量(如$@$^)在简化命令中的作用;
  3. 伪目标(如clean)的常见误区和解决方案。

此外,指南对比了Make与其他构建工具(如CMake、Bazel)的差异,并提醒慎用隐式规则(如自动推导.c.o)。通过分层依赖示例(blahblah.oblah.c),读者可直观理解Make的递归构建逻辑。

适合希望高效管理项目构建的开发者,文末附有模板库(Makefile Cookbook)供进阶参考。


6. 欧盟拟弃用微软Azure 转向法国OVHcloud

🔗 euractiv.com: EU Eyes Ditching Microsoft Azure for France’s OVHcloud

🔥🔥: 249 | 💬: 173 | 🗓️ 2025-06-20


欧盟委员会正与法国云服务商OVHcloud进行高级别商业谈判,计划将云服务从微软Azure迁移至欧洲本土供应商。此举旨在推动欧洲数字主权,减少对美国科技巨头的依赖。此前,因美国行政命令导致某欧洲机构员工无法使用微软服务,引发数据控制权担忧。

消息称,除OVHcloud外,德国IONOS、法国Scaleway等欧洲供应商也在考虑范围内。欧盟希望借此为成员国公共采购树立标杆,优先选择本土云服务。欧盟两大数字部门首次由同一专员(Henna Virkkunen)统筹,加速了技术自主战略的协调。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证实已与OVHcloud签约,但未明确是否完全弃用Azure。去年,欧盟监管机构曾裁定其使用Azure违反数据保护规则。此次迁移若成行,将强化欧盟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掌控。


7. 开源AI浏览器Nxtscape:本地化运行的隐私优先工具

🔗 github.com: Show HN: Nxtscape – an open-source agentic browser

🔥🔥: 232 | 💬: 166 | 🗓️ 2025-06-20


Nxtscape是一款开源智能浏览器,支持在本地运行AI代理,强调隐私保护(用户可自配API密钥或使用Ollama本地模型)。它兼容Chrome扩展,提供自动化功能,并计划推出MCP商店和内置AI广告拦截器。与Chrome、Arc等浏览器不同,Nxtscape拒绝云端数据处理,所有浏览记录仅存于本地设备。

项目已获374星标,采用AGPL-3.0协议,鼓励社区参与开发。其核心理念是重塑浏览器体验,通过AI代理简化如“从亚马逊历史订单补货”等任务,避免用户数据被搜索或广告公司商业化。团队对比了主流浏览器的不足,如Chrome缺乏AI功能、Arc闭源等,致力于打造透明、专注AI的替代方案。

用户可通过Discord反馈建议,或直接贡献代码。演示视频展示了AI代理、本地聊天等场景,凸显其生产力提升潜力。


8. 宫崎骏《风之谷》中战争环境代价的视觉呈现

🔗 jgeekstudies.org: Visualizing environmental costs of war in Hayao Miyazaki’s Nausicaä

🔥🔥: 198 | 💬: 59 | 🗓️ 2025-06-20


该论文探讨了宫崎骏1984年动画电影《风之谷》如何通过视觉叙事强化反战与生态主题。以往研究多聚焦剧情或角色象征,而本文首次系统分析了色彩、光影、肢体语言等视觉元素如何直观展现战争对自然与人类的双重破坏。影片中枯萎的“腐海”、巨型生物“王虫”以及战争机器“巨神兵”的毁灭性画面,将虚构世界与现实环境危机联结,唤起观众对现实战争中生态代价的反思。

作者指出,宫崎骏通过环境异化的视觉设计(如毒化丛林、焦土废墟),不仅深化了反战内核,更赋予故事道德重量。研究填补了现有文献对影片间接环境影晌分析的空白,并强调动画独特的视觉表现力如何超越真人电影,推动观众思考和平与生态保护的紧迫性。


9. 拆分科技巨头:民间社会宣言

🔗 peoplevsbig.tech: Break Up Big Tech: Civil Society Declaration

🔥🔥: 196 | 💬: 162 | 🗓️ 2025-06-20


欧洲及全球民间组织与民众联合呼吁欧盟委员会立即行动,拆分垄断数字市场的科技巨头。这些企业不仅掌控经济命脉,更威胁欧洲民主。欧盟需建立服务于公民而非亿万富翁CEO的数字经济。

谷歌广告垄断是首要目标,其压榨媒体、抬高消费者成本的行为已被美国判定违法。科技巨头的基础设施垄断(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助长权利滥用、商业剥削与竞争压制。西班牙首相警告科技富豪企图“颠覆民主”,其巨额利润正扭曲政治话语。

欧盟竞争事务负责人承认,强制拆分是遏制垄断的有效手段。罚款已无法震慑巨头,唯有剥离其业务才能消除利益冲突、促进公平竞争。18位欧洲前领导人支持拆分谷歌广告业务,以拯救新闻业并降低消费者成本。

宣言强调,拆分科技垄断是迈向自由公平互联网的关键一步。欧盟必须顶住美国压力,坚决执行数字法规。签署组织包括国际反垄断机构、数字权利团体及媒体联盟等。


10. 大语言模型难以识别缺失信息:AbsenceBench基准测试揭示关键缺陷

🔗 arxiv.org: AbsenceBench: Language models can’t tell what’s missing

🔥🔥: 195 | 💬: 40 | 🗓️ 2025-06-20


尽管大语言模型(LLMs)在长文本中定位特定信息(如”大海捞针”测试)表现优异,但其识别刻意遗漏内容的能力存在显著缺陷。研究团队通过AbsenceBench基准测试,在数值序列、诗歌和GitHub拉取请求三个领域验证了这一现象:即使提供原始文本和删改后文本的对比,最先进的Claude-3.7-Sonnet模型仅达到69.6%的F1分数(平均上下文长度5K词)。研究表明,这一瓶颈源于Transformer注意力机制的固有局限——模型无法对”空白”生成可聚焦的键值对。该成果揭示了LLMs在相近任务中表现悬殊的典型案例。


11. 地球20亿年前的天然核反应堆:奥克洛之谜

🔗 iaea.org: Oklo, the Earth’s Two-billion-year-old only Known Natural Nuclear Reactor (2018)

🔥🔥: 173 | 💬: 93 | 🗓️ 2025-06-20


1972年,法国物理学家弗朗西斯·佩兰在分析加蓬奥克洛铀矿时,发现其铀-235含量异常偏低(0.717%而非正常的0.720%),并检测到核裂变产物痕迹。研究表明,这片矿脉曾是20亿年前自然形成的核反应堆——其形成需三个关键条件:铀-235浓度达临界质量(远古时期天然铀浓度更高)、地下水作为中子减速剂,以及特殊地质环境维持反应稳定。奥克洛是目前唯一已知的天然核反应堆遗址,其他可能存在的类似反应堆因地质活动已消失。2018年,部分奥克洛矿石被捐赠至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以科普自然放射现象,其辐射量约等于8小时飞行的宇宙辐射暴露。这一发现不仅颠覆了核能仅属人工技术的认知,更揭示了地球远古时期的神奇物理化学协同作用。


12. 三星在WANA地区手机中预装IronSource间谍软件

🔗 smex.org: Samsung Embeds IronSource Spyware App on Phones Across WANA

🔥🔥: 167 | 💬: 83 | 🗓️ 2025-06-20


近期,三星在WANA地区(西亚和北非)销售的A和M系列手机中预装了名为AppCloud的隐蔽应用。该软件由以色列公司ironSource(现属美国Unity)开发,未经用户同意便收集敏感数据(如生物识别信息、IP地址等),且无法正常卸载或禁用。

用户既无法查看其隐私政策,也缺乏退出选项,涉嫌违反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及当地数据保护法。更严重的是,在部分禁止以色列公司运营的国家(如黎巴嫩),此举可能引发法律争议。

公开信要求三星立即公开AppCloud的数据处理方式、提供卸载方案,并重新评估预装策略。目前,三星尚未回应相关质疑。


13. 技术断代危机:当AI取代工匠精神

🔗 xeiaso.net: Rolling the ladder up behind us

🔥🔥: 165 | 💬: 153 | 🗓️ 2025-06-20


本文以工业革命时期卢德运动为引,探讨当代科技行业面临的技术传承危机。文章指出,19世纪纺织业通过动力织布机取代手工织布,虽降低布料成本却导致工艺失传,类似困境正在软件开发领域重演:企业只愿雇佣资深工程师却不愿培养新人,而生成式AI工具的泛滥进一步加剧了技能空心化。作者警告,当代码质量让位于”氛围编程”(vibe coding)的即时满足,当GitHub Copilot成为”技术发薪日贷款”,我们终将重蹈阿波罗F1发动机的覆辙——拥有图纸却失去制造工艺。核心矛盾在于资本对短期利润的追逐与技艺传承之间的根本冲突,正如当年工厂主为利益牺牲布料质量,今日企业也在用AI工具消解工程师的工匠精神。


14. Meta联手Oakley推出智能运动眼镜

🔗 theverge.com: Meta announces Oakley smart glasses

🔥🔥: 158 | 💬: 307 | 🗓️ 2025-06-20


Meta宣布与Oakley合作推出新一代智能眼镜Oakley Meta HSTN(发音“how-stuhn”),主打运动场景。限量版售价499美元(7月11日预售),基础款今夏上市,起价399美元。新眼镜配备前置3K摄像头(较Ray-Ban款1080p升级)、开放式耳机与麦克风,支持通话、音乐播放及Meta AI实时视觉问答与翻译

专为运动员设计,具备IPX4防水8小时续航(搭配充电盒可达48小时),提供5种镜框/镜片组合(含变色镜片),支持配镜服务。Meta与母公司EssilorLuxottica计划2026年前年销千万副智能眼镜,此次合作标志着其正式进军高性能穿戴设备领域。首批在欧美多国及澳大利亚发售。


15. 《大白鲨》海报鲨鱼画作竟属公共版权

🔗 ironicsans.ghost.io: The JAWS shark is public domain

🔥🔥: 133 | 💬: 28 | 🗓️ 2025-06-20


在庆祝电影《大白鲨》上映50周年之际,一个冷知识浮出水面:由于出版和版权法的疏漏,电影海报中的经典鲨鱼画作实际上属于公共版权领域

1975年,艺术家罗杰·卡斯泰尔(Roger Kastel)为平装版小说绘制了这幅鲨鱼袭击泳者的插图,后被环球影业用作电影海报。然而,当时适用的1909年版权法规定,作品出版时必须包含版权声明,而小说封面仅标注了作者彼得·本奇利的名字,未提及画作版权。1976年新版权法取消声明要求,但为时已晚——画作已因法律漏洞自动进入公共领域。

卡斯泰尔晚年试图追讨版权,但美国版权局多次驳回其申请,认定画作因早期疏失而永久开放使用。讽刺的是,原画作自1976年起神秘失踪,至今下落成谜。这一案例既体现了公共版权的复杂性,也折射出艺术家与作品权益间的微妙关系。


Image

勒西科技日报

这是一份给聪明人的科技日报,每天推送一篇。内容来自各大英文网站,提供中文摘要。

Back to Over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