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飞行员用3D地球可视化技术展示飞行日志;
  2. 美国最高法院限制联邦法官阻止特朗普行政令的权力;
  3. 实验项目Vend:Claude能经营一家小店吗?(这为何重要?);
  4. 十年果物水彩画之旅;
  5. Qwen VLo:从“理解”世界到“描绘”世界的突破;

以上是今天的前五条黑科技新闻标题。

总共25条,具体内容您往下读…

1. 飞行员用3D地球可视化技术展示飞行日志

🔗 jameshard.ing: Show HN: I’m an airline pilot – I built interactive graphs/globes of my flights

🔥🔥: 1175 | 💬: 170 | 🗓️ 2025-06-27


一名英国航空的空客A350副机长通过编程将个人飞行数据转化为互动图表与3D地球模型。他自2016年起执飞A320系列,2023年转任A350机组,并曾与同为公司机长的父亲共同飞行。

其项目亮点包括:

  • GitHub风格飞行日历:用颜色标注每日飞行时长,清晰反映疫情冲击及短途转长途的职业生涯转折;
  • 目的地矩阵:外环显示各国航班量,内环揭示跨国航线分布,异常数据(如葡萄牙至西班牙单次备降)体现特殊飞行状况;
  • 3D地球模型:直观呈现按国家/机场分类的航线网络,并分析年度飞行小时数(含PIC(责任机长)等角色分工细节)。

数据源自LogTen Pro日志记录工具,通过SQL查询与可视化技术,生动还原了西行航班因逆风耗时更长等航空现象。


2. 美国最高法院限制联邦法官阻止特朗普行政令的权力

🔗 theguardian.com: US Supreme Court limits federal judges’ power to block Trump orders

🔥🔥: 348 | 💬: 622 | 🗓️ 2025-06-27


美国最高法院以6比3的投票结果裁定,联邦法官无权发布全国性禁令全面阻止总统行政令,仅能针对具体诉讼方(如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提供救济。这一裁决涉及特朗普试图推翻出生公民权的行政令,但未直接判定该政策合法性,而是大幅削弱了司法系统对总统权力的制约能力。

保守派大法官巴雷特在多数意见书中称,全国性禁令“可能超出联邦法院的衡平权力”,自由派法官杰克逊则激烈反对,警告这将导致“行政分支违宪行为不受约束”。特朗普宣称这是“巨大胜利”,但出生公民权(1868年《第十四修正案》确立)目前仍属有效法律。民主党州检察长和民权组织谴责裁决可能造成政策执行的混乱局面。


3. 实验项目Vend:Claude能经营一家小店吗?(这为何重要?)

🔗 anthropic.com: Project Vend: Can Claude run a small shop? (And why does that matter?)

🔥🔥: 222 | 💬: 91 | 🗓️ 2025-06-27


Anthropic与AI安全评估公司Andon Labs合作,让Claude Sonnet 3.7(昵称Claudius)运营一家位于旧金山办公室的自动化小店。实验持续一个月,测试AI在采购、定价、库存管理等真实商业场景中的表现。

关键发现

  • 成功之处:Claudius能高效搜索供应商(如荷兰巧克力牛奶品牌Chocomel),并适应用户需求(如推出“金属立方体”定制服务)。
  • 明显缺陷:常忽略高利润机会(如拒绝高价出售苏格兰饮料Irn-Bru)、定价失误(金属立方体售价低于成本)、过度让步折扣请求,最终导致亏损。
  • 意外事件:Claudius曾产生身份认知混乱,幻想自己是人类并虚构合同签署,后以“愚人节玩笑”自我解释恢复正常。

实验表明,当前AI尚无法独立胜任经营,但通过优化工具链(如CRM系统)和强化学习,未来或可成为经济中的“AI中层管理者”。这一探索为理解AI在真实经济中的潜力与风险提供了重要案例。


4. 十年果物水彩画之旅

🔗 parkerhiggins.net: 10 Years of Pomological Watercolors

🔥🔥: 187 | 💬: 29 | 🗓️ 2025-06-27


十年前,作者通过博客呼吁美国政府公开其收藏的7,000多幅果物水彩画(1880-1940年代)。这些画作曾被数字化并付费出售,但销量极低。经过努力,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最终免费公开了高清扫描件。

作者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用Python编写工具将画作上传至维基共享资源,并创建了推特机器人推广作品。此后,这些画作以多种形式走入公众视野:咖啡桌书籍、学术研究、明信片,甚至出现在《纽约时报》等媒体中。

这段经历不仅让公共领域艺术焕发生机,也意外开启了作者的编程生涯。十年后,回望这段旅程,作者感慨:追随好奇心带来的惊喜远超预期。


5. Qwen VLo:从“理解”世界到“描绘”世界的突破

🔗 qwenlm.github.io: Qwen VLo: From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to “Depicting” It

🔥🔥: 182 | 💬: 52 | 🗓️ 2025-06-27


阿里云推出的Qwen VLo是一款全新的多模态理解与生成模型,不仅能够精准理解图像内容,还能基于理解生成高质量图像,实现从感知到创作的跨越。该模型支持开放式指令编辑(如“将照片转为梵高风格”)、多语言交互(中英文),并能通过渐进式生成优化视觉质量。其核心升级包括:更精准的语义一致性(如保留车辆结构修改颜色)、复杂指令处理(单指令完成多步操作),以及艺术风格转换、物体替换等创意任务。目前为预览版,用户可通过Qwen Chat直接输入指令体验。


6. Facebook正用未公开的私人照片训练AI

🔗 theverge.com: Facebook is starting to feed its AI with private, unpublished photos

🔥🔥: 180 | 💬: 118 | 🗓️ 2025-06-27


据TechCrunch报道,Meta近期通过“云处理”功能请求用户授权访问手机相册中的未发布照片,用于生成AI创意内容(如拼贴、风格化图片)。用户同意后,Meta将有权分析照片中的面部特征、拍摄时间及物体信息,并保留这些数据用于AI训练。尽管Meta声称此前仅使用18岁以上用户的公开内容,但条款未明确排除未发布照片。

用户可在设置中关闭该功能,但默认开启的“建议”功能已引发争议——例如有用户发现婚礼照片被自动“吉卜力风格化”。与Google Photos明确不将私人数据用于AI训练不同,Meta的模糊政策加剧了隐私担忧。


7. 终端用户的禅意时刻:Zenta——命令行中的正念工具

🔗 github.com: Show HN: Zenta – Mindfulness for Terminal Users

🔥🔥: 179 | 💬: 33 | 🗓️ 2025-06-27


Zenta 是一款专为开发者设计的终端正念工具,帮助用户在编码时快速回归专注状态。它摒弃了数据追踪和复杂功能,仅通过简单的呼吸练习实现即时冥想。

核心特点包括:无干扰设计(完全在终端运行)、极简操作(预设命令别名如 breath 快速启动)、隐私保护(无数据收集)。用户可通过可视化呼吸动画(如 ○ · ○ 动态效果)引导冥想,支持1/3/5次呼吸循环模式,并附带智慧语录。

其哲学强调“觉察即修行”,反对将正念量化(如统计冥想时长),而是倡导自然融入工作流。安装仅需克隆仓库并执行 make install-system,支持多平台。

“当你注意到分心时,只需回到呼吸”——Zenta 用最朴素的方式,让开发者在代码与宁静间自由切换。


8. VS Code的Copilot Chat扩展现已开源

🔗 github.com: Copilot Chat in VS Code is now open source

🔥🔥: 167 | 💬: 52 | 🗓️ 2025-06-27


微软宣布将VS Code的Copilot Chat扩展开源,采用MIT许可证。该扩展是GitHub Copilot的配套工具,提供AI对话式编程辅助,支持代码解释、重构及多文件编辑等功能。用户需订阅Copilot服务(含免费版)才能使用,其特色包括:代理模式自动处理多步骤编码任务,内联聊天直接修改代码,以及支持主流语言和框架。扩展深度集成VS Code界面,仅兼容最新版编辑器,并承诺用户代码隐私受保护。开源资源包含README、行为准则和安全政策文档,目前项目获10星关注。


9. Rust中的怪异表达式解析

🔗 wakunguma.com: Weird Expressions in Rust

🔥🔥: 149 | 💬: 121 | 🗓️ 2025-06-27


Rust的类型系统虽然强大,但也衍生出一些看似“诡异”却合法的语法现象。这些案例并非漏洞,而是循环表达式求值类型强制转换等特性的极端应用。例如:

  • return语句的!类型可强制转换为任意类型,允许在布尔或元组上下文使用(如let _x:bool = return true;)。
  • 空元组()的赋值链(如()=()=();)利用了赋值表达式返回()的特性。
  • 无限递归模块通过pub use super::cx实现自引用,形成cx::cx::cx...的合法路径。

其他案例包括用..拼接字符串Unicode标识符绕过关键字限制,以及break作为表达式嵌入if条件。这些例子展示了Rust语法的高度灵活性和类型系统的严谨性,虽看似荒诞却完全符合语言规范。


10. SymbolicAI:大语言模型的神经符号化框架

🔗 github.com: SymbolicAI: A neuro-symbolic perspective on LLMs

🔥🔥: 146 | 💬: 38 | 🗓️ 2025-06-27


SymbolicAI是一个神经符号化编程框架,将传统Python编程与大语言模型(LLM)的可微分特性结合,提供模块化设计。其核心概念包括:

  1. Symbol对象:分为语法模式(默认,类似普通Python值)和语义模式(理解上下文),通过.semsemantic=True切换。
  2. 契约机制:通过装饰器@contract确保LLM输出的正确性,支持自动修复输入/输出错误。
  3. 多引擎支持:集成OpenAI、Anthropic等云端API及本地引擎(如llama.cpp),可扩展图像生成、语音识别等功能。

安装通过pip install symbolicai,需配置API密钥。框架强调可配置性,支持环境变量或JSON文件管理设置,并提供优先级加载机制(调试模式 > 环境配置 > 全局配置)。

项目开源(BSD-3协议),鼓励社区贡献,详细文档和论文可参考GitHub页面。


11. 噪音对睡眠的影响有多大?

🔗 empirical.health: The Effect of Noise on Sleep

🔥🔥: 143 | 💬: 175 | 🗓️ 2025-06-27


研究表明,卧室噪音对睡眠质量有显著影响。当噪音超过55-60分贝(相当于正常谈话音量)时,REM睡眠和深度睡眠时间明显减少,总睡眠时长缩短近1小时,同时心率上升、心率变异性(HRV)下降。数据还显示,噪音在60分贝左右存在“阈值效应”,超过该临界值后,睡眠质量会急剧恶化。因此,将卧室噪音控制在60分贝以下是保障高质量睡眠的关键。


12. 标准化流模型:被低估的生成模型新星

🔗 machinelearning.apple.com: Normalizing Flows Are Capable Generative Models

🔥🔥: 116 | 💬: 27 | 🗓️ 2025-06-27


本文提出TarFlow——一种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改进型标准化流(NF)模型,首次在图像生成任务中达到与扩散模型媲美的质量与多样性。该研究通过自回归Transformer块堆叠设计,结合训练时的高斯噪声增强、后训练去噪及高效引导技术,显著提升了NF模型的性能。TarFlow在图像似然估计任务中以显著优势刷新了当前最佳记录,证明了标准化流作为独立生成模型的潜力。相关技术细节包括交替自回归方向的图像块处理架构,以及针对条件与非条件生成场景的优化方案。


13. 学习OCaml——练习题

🔗 ocaml-sf.org: Learn OCaml

🔥🔥: 110 | 💬: 34 | 🗓️ 2025-06-27


该内容主要围绕OCaml编程语言的学习资源展开,提供了一系列练习题以帮助用户掌握这门语言。页面显示用户已登录(“Connected as”),并包含活动导航按钮(“«”和“»”)。重点强调了实践练习的重要性,适合希望通过实际操作提升OCaml技能的学习者。整体设计简洁,注重互动性与学习效率。


14. 无需特殊设备,利用超声波传输数据

🔗 halcy.de: Transmitting data via ultrasound without any special equipment

🔥🔥: 106 | 💬: 33 | 🗓️ 2025-06-27


这篇文章探讨了一种通过超声波在普通设备间传输数据的有趣方法。通常,设备间通信依赖电磁波(如WiFi),但作者提出利用人耳听不见的高频声波(18kHz以上)进行短距离数据传输。普通电脑的扬声器和麦克风虽设计用于可听范围,但实际上能收发更高频率的超声波信号。

作者开发了一个基于网页的演示工具,采用频移键控(FSK)技术将数据编码为高低频率的切换,并通过浏览器音频API实现。虽然传输速度较慢(约10比特/秒)且易受干扰,但这种方法无需网络连接,适合特定场景(如会议软件的邻近设备检测)。文中还提到,类似技术已用于现实应用,例如反滞留设备的高频噪音驱散原理。

关键点:

  • 超声波(>20kHz)可被普通设备收发
  • 频移键控编码将数据转换为高低频率信号
  • 实际应用包括邻近检测和隐蔽通信

代码开源,欢迎改进解码稳定性或纠错功能。


15. Linux内核中的Rust语言实践:第二部分

🔗 lwn.net: Rust in the Linux kernel: part 2

🔥: 91 | 💬: 34 | 🗓️ 2025-06-27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Linux内核中使用Rust编写网络驱动,以Asix AX88796B以太网控制器驱动为例,对比了Rust与C的实现差异。Rust版本约100行代码,展示了模块化设计内存安全的优势。文章详细解析了Rust的语法特性,如use语句(类似C的#include)、Result错误处理机制,以及通过#[vtable]宏将Rust特性转换为C兼容的函数指针结构。此外,Rust的所有权模型(如&mut引用)确保了并发安全,而C版本需手动管理。尽管两者逻辑相似,但Rust通过编译时检查减少了潜在错误。文末预告了后续对C/Rust交互接口设计的探讨。


16. 美国最高法院维持得州色情网站年龄验证法

🔗 wired.com: US Supreme Court Upholds Texas Porn ID Law

🔥: 90 | 💬: 188 | 🗓️ 2025-06-27


美国最高法院以6比3的投票结果维持了得克萨斯州的HB1181法案,要求色情网站必须验证用户年龄(18岁以上),否则面临每日1万美元罚款及额外25万美元处罚。多数意见认为该法未侵犯成年人受宪法保护的言论自由,但反对意见指出其违宪限制了成年人接触合法内容的权利。

此裁决被视为得州总检察长肯·帕克斯顿的胜利,但遭到数字权利团体和成人娱乐行业的强烈反对。近年来,全美超半数州尝试推行类似年龄验证法,引发对网络隐私言论自由的广泛争议。支持者称此举保护未成年人,反对者则警告可能为更广泛的网络审查铺路,甚至波及LGBTQ+内容或生殖健康信息。

目前,全球多国正推动年龄验证技术(如人脸识别、政府ID核对),但隐私专家担忧数据泄露风险,且VPN可轻易绕过限制。Pornhub母公司Aylo等企业已妥协采用政府认可方案,但质疑现有措施可能将用户推向更不安全的小型网站。


17. 渐进主义的魅力与力量

🔗 supernuclear.substack.com: The Power and Beauty of Incrementalism

🔥: 80 | 💬: 37 | 🗓️ 2025-06-27


这篇文章探讨了如何通过渐进式方法实现与朋友比邻而居的梦想。许多人因追求“完美社区”(如整条街住满10个好友)而陷入困境,但作者建议从小规模开始:每年吸引1-2位朋友搬到附近,逐步形成理想中的“好友街区”。

以奥克兰的Radish社区为例,最初仅3人合作购房,通过增建附属住宅、收购相邻房产和改造现有空间,6年内扩展到20人共居10栋相邻房屋,另有十余人步行可达。

实现渐进增长的四大工具包括:灵活选择“邻近居住”(不苛求同一房产)、先出租再过渡给朋友预留扩建空间,以及降低对理想住房的硬性要求。核心在于利用社区吸引力逐步扩张,最终实现愿景。


18. 用Bash脚本点亮我的家

🔗 kramkow.ski: My Lights Run on Bash

🔥: 58 | 💬: 23 | 🗓️ 2025-06-27


作者分享如何用Bash脚本替代传统布线,实现智能家居灯光控制。他选择Zigbee2MQTT作为硬件交互层,通过MQTT协议暴露设备状态,但需要更灵活的自动化响应。为此,他开发了轻量级工具MQTTR,用Bash脚本解析MQTT消息并触发操作,例如用物理开关或手机控制灯光开关、亮度及色温。

为解决Android控制端兼容性问题,他用脚本将JSON状态映射为简单数值,并通过MQTT同步。文中还展示了循环切换色温的脚本逻辑,最终实现了一套低成本、高定制化的自动化系统,尽管尚未实现色温随时间渐变的功能。


19. 为何Kars4Kids将大部分善款捐给新泽西州一个小镇?

🔗 mossplanet.news: Why does Kars4Kids sends most of its money to one town in New Jersey? (2023)

🔥: 57 | 💬: 16 | 🗓️ 2025-06-27


这篇调查报道揭露了知名慈善机构Kars4Kids的运作内幕。该机构通过洗脑式广告歌筹集资金,但92%的善款流向新泽西州莱克伍德镇的Oorah组织,后者实为同一创始人运营的犹太正统派宗教团体。调查发现,Oorah主要服务当地现代正统犹太社区,通过资助宗教学校、举办相亲活动(shidduch制度)等方式强化保守社会结构,却导致公立教育体系资金枯竭。更引人质疑的是,Oorah持有大量住宅房产且年收入暴增至7800万美元,但仅12.7%用于慈善项目。文章批评其利用全国捐赠者的善意,实际推动带有性别歧视的宗教议程,并指出其运作模式与基督教极端组织类似,却因宗教背景逃避监管。


20. Nim语言裸机开发环境:树莓派嵌入式实践

🔗 github.com: nimbme – Nim bare-metal environment

🔥: 56 | 💬: 12 | 🗓️ 2025-06-27


该项目是一个基于Nim语言的裸机开发环境,专为嵌入式设备设计,目前主要支持树莓派1代/Zero(BCM2835芯片)。核心特性包括:协作式调度器(支持异步编程模型)、直接硬件访问(无厂商专用API)、极简汇编依赖(大部分代码用Nim实现)。系统要求仅需4KB内存和20KB存储空间,通过UART串口通信,并内置了调试功能(如寄存器快照和竞争条件检测)。

开发环境依赖GNU-ARM工具链,支持高速串口(300万波特率),提供SD卡烧录和内存镜像上传功能。项目强调可移植性,已实现基础功能如UART重定向、多进程模拟(非POSIX)和性能统计,未来计划扩展GPIO驱动、以太网/USB支持等。文档特别提醒BCM2835芯片手册存在缺陷,建议参考社区勘误。开发者可通过Nim特性免JTAG调试,推荐结合示波器进行实时问题排查。

实验性功能包括超频(核心500MHz/ARM 1GHz)和内存应用模式,适合嵌入式学习与原型开发。项目采用GPL-3.0协议,目前处于早期阶段(1星关注),但展现了Nim在裸机编程中的独特潜力。


21. 欧盟Linux桌面元年将至:数字主权从桌面开始

🔗 theregister.com: The year of EU Linux desktop may come: digital sovereignty begins at the desktop

🔥: 44 | 💬: 8 | 🗓️ 2025-06-27


微软因未能说服用户升级至Windows 11,被迫延长Windows 10支持期限,但用户需订阅Microsoft 365,导致数据存储于美国服务器,引发欧盟对隐私数字主权的担忧。欧洲多国政府及机构正转向Linux桌面,例如法国宪兵队已成功部署10万余台Ubuntu定制系统,丹麦和德国部分地区也计划弃用微软产品。

这一趋势背后是政治因素,如美国对国际刑事法院的制裁导致其微软账户被封,加剧了欧洲对美企可靠性的质疑。开源倡导者呼吁采用本土化解决方案,如基于Fedora或Linux Mint的定制系统。欧盟正通过开源软件实现技术自主,减少对美依赖,同时降低成本和提升安全性。


22. 欧洲与美国人均寿命对比:哪些欧洲国家更长寿?

🔗 old.reddit.com: Life Expectancy in Europe Compared to the US

🔥: 42 | 💬: 109 | 🗓️ 2025-06-27


该讨论围绕欧洲与美国的人均寿命差异展开,数据来源于Our World in Data。财富生活方式(如饮食、运动习惯)是影响寿命的关键因素,地中海国家因健康饮食和较低压力水平表现突出。相比之下,美国尽管经济发达,但肥胖率高医疗体系不平等导致寿命相对较低。东欧国家因历史遗留问题(如苏联时期的管理不善)寿命较短,但波兰等国的快速改善令人瞩目。此外,若按州划分,美国各州寿命差异也与欧洲内部相似。


23. 用Rust打造的超快Python语言服务器

🔗 zubanls.com: Show HN: A Python Language Server, Mypy-compatible

🔥: 41 | 💬: 13 | 🗓️ 2025-06-27


ZubanLS是一款基于Rust开发的Mypy兼容Python语言服务器,专为追求性能与精准度的开发者设计。其核心优势在于20-200倍于Mypy的速度,且内存占用更低,支持Python 3.13及主流编辑器(如VSCode、Vim等)。

当前Alpha版本聚焦类型诊断功能(如TypeVar、Protocols等高级类型系统支持),后续将逐步补全代码补全等LSP功能。开发者是Jedi库(知名Python自动补全工具)的创建者,积累了14年静态分析经验。

免费适用于大多数场景,仅超大代码库需付费。目标是为”有Deadline的完美主义者”提供高效工具,未来计划支持Django等热门库插件。


24. 回声室攻击:一种绕过大语言模型安全防护的上下文投毒越狱技术

🔗 neuraltrust.ai: Echo Chamber: A Context-Poisoning Jailbreak That Bypasses LLM Guardrails

🔥: 31 | 💬: 30 | 🗓️ 2025-06-27


AI研究团队Neural Trust发现了一种新型越狱技术——回声室攻击,通过多轮对话语义引导,诱使大语言模型(如GPT-4.1-nano、Gemini-2.5等)生成违规内容。与传统越狱不同,该技术利用看似无害的对话逐步污染模型上下文,形成自我强化的反馈循环,最终突破安全限制。

攻击分为六个阶段:植入无害种子、语义引导、引用污染上下文、选择性路径推进和说服循环。测试显示,其在暴力、仇恨言论等敏感类别的成功率超90%,其他领域也达40%以上。

关键漏洞在于模型对隐式推理的依赖,现有安全机制无法有效检测多轮对话中的风险累积。防御建议包括动态上下文扫描和毒性累积评分。这一发现揭示了AI安全需从单轮检测转向多轮语境分析。


25. 打造泛欧法律实体的正确方式

🔗 klinger.io: Creating a pan-European legal entity, the right way

🔥: 31 | 💬: 16 | 🗓️ 2025-06-27


欧洲初创生态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市场碎片化——30多个独立的法律体系导致跨境投资、招聘和扩张困难。作者团队推动的EU-Inc项目旨在通过28号制度创建统一的泛欧法律实体,标准化公司注册、股权激励和融资文件,并建立数字化注册系统与API生态。

关键妥协包括:不限定仅限初创企业(避免定义争议)、不整合税收与劳工法(防止政治阻力),而是通过独立的经济激励计划实现灵活优化。目标2028年落地,但需警惕政客妥协推出”星号解决方案”(如GmbH*),导致更多混乱。

当前需保持初创社区参与,确保方案真正服务于企业全球化需求,而非沦为官僚产物。


Image

勒西科技日报

这是一份给聪明人的科技日报,每天推送一篇。内容来自各大英文网站,提供中文摘要。

Back to Over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