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iro:新一代AI驱动的智能集成开发环境;
- 奥克兰与旧金山警方非法向联邦机构共享车牌识别数据;
- 数据中介向美国海关及移民局出售航班信息;
- Cognition(Devin AI)收购Windsurf;
- AI为何拖累开源开发者?彼得·诺尔的启示;
以上是今天的前五条黑科技新闻标题。
总共25条,具体内容您往下读…
1. Kiro:新一代AI驱动的智能集成开发环境
🔗 kiro.dev: Kiro: A new agentic IDE
🔥🔥: 769 | 💬: 333 | 🗓️ 2025-07-14 |
Kiro是一款创新的AI集成开发环境(IDE),旨在通过规范驱动开发帮助开发者从概念快速推进到生产环境。它不仅支持“氛围编程”,更擅长将原型转化为可维护的生产级系统,核心功能包括规范(Specs)和钩子(Hooks)。
规范通过拆解需求(如用户故事、技术设计、任务拆分)确保开发透明性,自动生成数据流图、接口定义等,减少沟通成本。钩子则像经验丰富的协作者,在文件保存等事件中自动执行测试更新、文档同步等任务,提升团队一致性。
Kiro还支持多语言、跨平台,并兼容VS Code插件生态。其愿景是解决软件工程中的设计对齐、技术债务等根本性挑战。目前提供免费预览版,欢迎开发者体验并反馈。
2. 奥克兰与旧金山警方非法向联邦机构共享车牌识别数据
🔗 sfstandard.com: Oakland cops gave ICE license plate data; SFPD also illegally shared with feds
🔥🔥: 545 | 💬: 470 | 🗓️ 2025-07-14 |
根据《The Standard》获取的记录,奥克兰和旧金山警察局多次违反加州法律,将自动车牌识别摄像头的数据共享给联邦执法机构,包括FBI和移民海关执法局(ICE)。加州2015年通过的法律明确禁止警方将此类数据提供给外州或联邦机构,但两部门自2024年8月启用摄像头后,仍通过其他加州警局为联邦机构提供“后门访问”,仅奥克兰的数据就被调取超200次。
隐私倡导者批评此举破坏加州“庇护州”政策,电子前沿基金会的律师强调,无论用途如何,数据共享均属违法。目前涉事警局称正在审查,加州公路巡逻队则表态若查实将追责。争议核心的Flock公司摄像头因大规模监控能力长期面临隐私诉讼,尽管地方政府宣称其能遏制犯罪,但活动人士呼吁通过诉讼或州政府干预强制合规。
3. 数据中介向美国海关及移民局出售航班信息
🔗 eff.org: Data brokers are selling flight information to CBP and ICE
🔥🔥: 472 | 💬: 249 | 🗓️ 2025-07-14 |
多年来,数据中介利用隐私法律漏洞,在用户不知情或未明确同意的情况下,收集并出售包括精确行踪在内的个人信息,买家涵盖私营机构与执法部门。近期调查显示,由美国多家航空公司运营的Airlines Reporting Corporation(ARC)通过“旅行情报计划”汇总乘客航班记录(含姓名、行程及财务信息),秘密向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及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出售数据,且要求政府隐瞒数据来源。
此举不仅绕开宪法第四修正案对搜查令的要求,还助长了边境执法中的任意监控。ARC数据库覆盖全球54%的航班记录,涉及超10亿条数据,而航空公司将利润置于乘客隐私之上。当前移民执法趋严的背景下,此类大规模监控可能加剧对无辜旅客的怀疑,甚至引发基于国籍或宗教的报复。
报道呼吁通过立法强制企业获取用户数据时需征得同意,并禁止执法机构通过购买数据规避司法审查。数据中介的泛滥已威胁基本自由,需立即加强监管。
4. Cognition(Devin AI)收购Windsurf
🔗 cognition.ai: Cognition (Devin AI) to Acquire Windsurf
🔥🔥: 394 | 💬: 308 | 🗓️ 2025-07-14 |
Cognition已签署最终协议,收购智能IDE开发商Windsurf。此次收购涵盖Windsurf的知识产权、产品、品牌及现有业务,并吸纳其顶尖团队。短期内Windsurf将保持独立运营,未来数月Cognition将整合其技术至Devin产品线,加速构建软件工程未来。
交易亮点包括:Windsurf IDE(集成Claude最新模型)、8200万美元年经常性收入(ARR)、350+企业客户及数十万日活用户。Cognition承诺全员保留且待遇优化,包括财务参与、加速股权兑现等。创始人强调此次合并将强化Devin作为全自主智能体的领先地位,推动工程效率革命。
5. AI为何拖累开源开发者?彼得·诺尔的启示
🔗 johnwhiles.com: AI slows down open source developers. Peter Naur can teach us why
🔥🔥: 334 | 💬: 202 | 🗓️ 2025-07-14 |
研究表明,熟悉代码库的开源开发者使用AI工具完成任务时,耗时反而增加19%,但开发者仍误以为效率提升了20%。这种认知偏差源于编程本质是构建心智模型的理论——开发者需深入理解系统,而当前AI工具无法完整接收或复制这种复杂模型。
当开发者向AI传递零碎信息时,过程低效且失真,导致在熟悉项目中效率下降。然而,对于不熟悉代码库的开发者(如企业环境中接手遗留项目),AI可能提升短期效率,但会阻碍心智模型的建立。
核心矛盾在于:若以长期理解系统为目标,应减少依赖AI生成代码;若仅追求快速交付,AI或有用武之地。当前AI工具尚未解决心智模型传递的难题,未来改进或能改变这一局面。
6. 两名用户因不满康卡斯特,自建光纤网络公司
🔗 arstechnica.com: Two guys hated using Comcast, so they built their own fiber ISP
🔥🔥: 319 | 💬: 210 | 🗓️ 2025-07-14 |
美国密歇根州萨林市的Samuel Herman和Alexander Baciu因长期受困于康卡斯特(Comcast)的上传速度慢、服务不稳定等问题,决定自建光纤网络公司Prime-One。两人利用在建筑行业的经验,铺设了75英里光纤,覆盖1500户家庭,提供对称千兆网络(80美元/月)等套餐,无流量限制且免设备费。目前已有超100名用户,目标是覆盖4000户并扩展至周边地区。Prime-One强调本地化服务,承诺2-4小时故障修复,并因天气导致的断网提供赔偿。康卡斯特已通过降价试图挽留客户,但用户反馈Prime-One的透明定价和稳定性更优。创始人表示未来有更大扩张计划。
7. 日本七旬祖父母为孙辈打造等身龙猫公交站(2020年)
🔗 mymodernmet.com: Japanese grandparents create life-size Totoro with bus stop for grandkids (2020)
🔥🔥: 260 | 💬: 68 | 🗓️ 2025-07-14 |
日本宫崎县高原町的一对七旬老夫妇因怀念吉卜力工作室1988年经典动画《龙猫》中的场景,亲手为孙辈建造了一座等身大小的龙猫雕塑及配套公交站。他们运用传统木工与泥瓦技艺,先以石膏制作骨架,再层层浇筑混凝土并精细雕刻,最终用砖块塑造出龙猫标志性的圆润体型,并还原了其招牌笑容与胡须。雕塑旁还铺设了砖石小路,竖立了电影同款站牌,甚至准备了标志性红伞供游客拍照。
这座充满童心的作品不仅让孙辈欣喜,更吸引全球龙猫粉丝专程到访,使小镇成为热门打卡地。老夫妇的匠心之作完美复刻了动画的魔法瞬间,成为跨越代际的温暖礼物。
8. LIGO探测到迄今最大质量黑洞合并事件
🔗 caltech.edu: LIGO detects most massive black hole merger to date
🔥🔥: 237 | 💬: 100 | 🗓️ 2025-07-14 |
2023年11月23日,LIGO-Virgo-KAGRA(LVK)合作组通过引力波观测到史上最巨大的黑洞合并事件(代号GW231123),产生了一个225倍太阳质量的终极黑洞。这一发现挑战了现有天体物理模型,因为如此大质量的黑洞无法通过标准恒星演化理论解释。科学家推测,这两个黑洞(约100和140倍太阳质量)可能由更早的小型黑洞合并形成。
此次事件中,黑洞的极高速自旋接近广义相对论允许的极限,使得信号分析异常复杂。LVK团队表示,这一发现将推动引力波探测技术和理论模型的进一步发展。该成果将在2025年国际广义相对论大会上公布,数据将通过引力波开放科学中心共享。自2015年首次探测引力波以来,LVK已观测到约300次黑洞合并,持续揭示宇宙的极端物理现象。
9. 千篇低质报告之殇
🔗 daniel.haxx.se: Death by a Thousand Slops
🔥🔥: 234 | 💬: 122 | 🗓️ 2025-07-14 |
作者指出,curl漏洞赏金计划正遭受大量AI生成的低质报告(占2025年提交量的20%)和人工低质报告的冲击,导致团队审核压力剧增。2025年仅5%的报告为真实漏洞,远低于往年。尽管该计划自2019年已发现81个漏洞并支付超9万美元奖金,但当前无效审核消耗(每份报告需3-4人投入数小时)已威胁团队效率。
为解决此问题,作者考虑取消金钱奖励以减少投机行为,但担忧此举可能误伤专业研究者。同时,平台方HackerOne的声誉机制对遏制滥发效果有限。文末列举了典型AI报告的荒谬案例(如虚构的缓冲区溢出漏洞),凸显问题的严重性。团队计划在2025年剩余时间评估改革方案,以平衡开放性与可持续性。
10. 为何随机选拔是构建稳定精英制度的关键
🔗 assemblingamerica.substack.com: Why random selection is necessary to create stable meritocratic institutions
🔥🔥: 227 | 💬: 199 | 🗓️ 2025-07-14 |
文章指出,传统精英制度(meritocracy)因选拔标准易被操纵而失效,例如选举中魅力比政策能力更重要,世袭制则可能引发阴谋。Campbell定律揭示,任何量化指标一旦成为决策依据,就会被扭曲。解决方案是引入随机选拔(lottocracy),如通过随机组成的监督委员会或抽签选择候选人,以消除权力寻租和关系网的影响。历史案例(如威尼斯共和国、雅典民主)和现代实践(公民陪审团)证明,随机性能打破僵化、促进多样性,并防止腐败。尽管存在对能力不足的担忧,但研究表明,适当设计的随机机制(如分层抽样、事后审查)能有效维持制度稳定与公正。
11. RFC:PHP许可证更新提案
🔗 wiki.php.net: RFC: PHP license update
🔥🔥: 185 | 💬: 40 | 🗓️ 2025-07-14 |
该文本引用了SPDX工作组提供的BSD 3-Clause新版或修订版许可证(链接),内容涉及PHP项目可能采用的许可证更新。BSD-3-Clause是一种允许自由使用、修改和分发代码的开源协议,但需保留版权声明与免责条款。此次提案或与PHP生态的合规性及开发者协作需求相关,旨在优化现有许可框架。具体变更细节未明确提及,但核心关注点可能围绕协议兼容性与法律风险控制展开。
12. 东亚气溶胶减排可能加速全球变暖
🔗 nature.com: East Asian aerosol cleanup has likely contributed to global warming
🔥🔥: 180 | 💬: 203 | 🗓️ 2025-07-14 |
研究表明,2010年以来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为改善空气质量实施的气溶胶排放管控(如二氧化硫减排75%)可能推动了近年全球变暖加速。通过8个地球系统模型模拟发现,气溶胶减少削弱了其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导致温室效应更显著,2010-2023年间全球年均温上升约0.07±0.05°C,贡献了同期约三分之一的升温速率提升。模型还显示北太平洋区域变暖及大气层顶辐射失衡加剧,与观测数据吻合。这一发现揭示了区域环境政策对全球气候的深远影响,但不同模型间存在显著差异,部分源于气溶胶-云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13. 美国防部向Anthropic、谷歌、OpenAI及xAI提供2亿美元AI合同
🔗 cnbc.com: Anthropic, Google, OpenAI and XAI Granted Up to $200M from Defense Department
🔥🔥: 173 | 💬: 107 | 🗓️ 2025-07-14 |
美国国防部宣布向Anthropic、谷歌、OpenAI及xAI四家人工智能公司授予总额高达2亿美元的合同,以加速军方采用先进AI技术应对国家安全挑战。国防部首席数字与人工智能办公室表示,这些合作将开发多任务领域的AI代理,提升作战能力并保持战略优势。
同日,马斯克的xAI推出政府专用服务Grok for Government,通过联邦采购渠道向政府部门开放。此前,OpenAI已与国防技术公司Anduril合作,并推出政府版AI服务。此次投资凸显五角大楼正积极整合商业AI技术强化国防体系。
14. 大语言模型必然论的陷阱
🔗 tomrenner.com: LLM Inevitabilism
🔥🔥: 163 | 💬: 108 | 🗓️ 2025-07-14 |
与辩论高手过招总是令人沮丧——对方总能掌控话题框架,迫使你防守薄弱环节,最终输掉争论。关键在于掌控对话框架,正如一位国际辩论冠军朋友所言。
《监控资本主义时代》一书提出了“必然论”这一重要概念:当权者将特定未来描绘成不可逆转的宿命,借此压制异议(”无视现实”),只允许讨论”如何适应”。科技领袖们正用这种话术塑造AI叙事,例如扎克伯格”人机协作”、吴恩达”AI是新电力”等言论,暗含威胁性心理暗示:不顺从就会被淘汰。
作者质疑LLM并非必然的未来,强调人类始终拥有选择权。我们应当思考想要的未来,并为之抗争,而非接受被预设的”宿命”。技术发展路径取决于人类集体的选择与行动。
15. 《狗狗漫步:Blender工作室官方游戏》
🔗 blenderstudio.itch.io: Dog Walk: Blender Studio’s official game project
🔥🔥: 153 | 💬: 20 | 🗓️ 2025-07-14 |
这是一款由Blender Studio开发的免费开源休闲游戏,支持Windows、macOS和Linux平台。玩家将扮演一只可爱的狗狗,在冬日森林中探索开放小世界,帮助小孩装饰雪人,收集隐藏的彩色物品。游戏采用真实纸模扫描打造的独特美术风格,无失败机制,玩法自由——可乖巧协助或调皮捣蛋,环境会根据选择动态反应。
作为Blender的“开放项目”,游戏旨在测试Blender与Godot引擎的协作,所有资源文件与文档均公开。平均流程约半小时,支持键鼠和手柄,现已在官网和itch.io发布(评分4.7/5)。部分用户反馈许可声明需更清晰,开发者承诺将尽快完善。
亮点:闲置时狗狗会趴下被小孩抚摸,细节治愈。
16. 构建模块化Rails应用:深入探索Rails引擎
🔗 panasiti.me: Building Modular Rails Applications: A Deep Dive into Rails Engines
🔥🔥: 143 | 💬: 31 | 🗓️ 2025-07-14 |
作者基于十年Rails开发经验,为解决团队频繁询问Active Storage文件存储问题(如存储用量、闲置文件筛选等),开发了可视化工具Active Storage Dashboard。这是一个可挂载的Rails引擎,提供实时统计、文件浏览、高级筛选、维护任务等功能,无需依赖外部库,兼容Rails 5.2至8.x版本。
引擎通过隔离命名空间避免冲突,支持路由级认证配置,并采用数据库无关的实现。其核心优势在于模块化设计:允许功能复用、加速开发,并为单体应用分解提供过渡方案。文中还总结了引擎开发最佳实践,如全面命名空间化、保持零外部依赖等,展示了Rails引擎在构建可插拔功能时的强大潜力。
17. 打造极速词法分析器的策略
🔗 xnacly.me: Strategies for Fast Lexers
🔥🔥: 141 | 💬: 51 | 🗓️ 2025-07-14 |
本文探讨了如何优化词法分析器(Lexer)的性能,以作者开发的S表达式语言purple-garden为例。词法分析器是编译流程的第一步,负责将字符流转换为标记(Token),供后续解析器生成抽象语法树(AST)。
核心优化包括:
- 跳转表(Jump Table)替代传统的
switch
语句,通过计算跳转目标减少分支预测失败和缓存未命中,显著提升速度(但仅支持GCC/Clang)。 - 抽象内存分配接口,允许用户选择不同的分配策略(如Bump分配器或垃圾回收器),通过统一API隐藏实现细节,同时提供调试日志支持。
文中还展示了性能对比,优化后速度提升约1.6倍(减少24毫秒)。这些策略虽高效,但需权衡可读性与平台兼容性,适合对性能敏感的场景。
18. 你被困在盒子里
🔗 jyn.dev: You Are in a Box
🔥🔥: 128 | 💬: 120 | 🗓️ 2025-07-14 |
本文探讨了软件工具和编程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封闭性困境。作者指出,工具往往通过高切换成本迫使用户依赖单一解决方案,导致功能膨胀直至停滞。解决路径包括:降低切换成本(如保持向后兼容性)、推动标准化互操作(如网络协议),以及通过外部函数接口(FFI)或进程间通信(IPC)实现跨语言协作。
Unix shell通过管道实现灵活组合,但面临数据非结构化问题;PowerShell等尝试引入结构化数据,却受限于协议缺失。远程过程调用(RPC)虽能定义清晰接口,但改造成本高昂。最终,所有方案都受限于程序自身的”盒子”——数据与功能被囚禁在开发者设定的边界内。
文末暗示后续将探讨如何突破这种封闭性,迈向更开放的未来计算范式。
19. 大模型的长文本困境:输入长度如何影响性能表现
🔗 research.trychroma.com: Context Rot: How increasing input tokens impacts LLM performance
🔥🔥: 126 | 💬: 23 | 🗓️ 2025-07-14 |
最新大模型支持数百万token的上下文窗口,并在“大海捞针”(NIAH)等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然而研究发现,这类测试仅评估了直接词汇匹配能力,无法反映真实场景中语义理解、干扰项处理等复杂任务的表现。
通过扩展NIAH实验发现:随着输入长度增加,模型性能出现非均匀下降,尤其在语义关联性低的问答对中更明显。干扰项、文本结构等因素会加剧这种退化,且不同模型表现差异显著。研究强调当前长文本评估的局限性——任务复杂度与输入长度耦合,导致难以准确归因性能下降原因。实验通过控制变量,首次系统量化了纯输入长度对18个主流模型的影响。
20. 神经OS:基于神经网络的模拟操作系统
🔗 neural-os.com: NeuralOS: An operating system powered by neural networks
🔥🔥: 118 | 💬: 37 | 🗓️ 2025-07-14 |
该项目展示了一个由神经网络驱动的操作系统模拟器NeuralOS,用户可通过鼠标键盘在蓝色框内交互(左/右击、打字)。核心功能包括:调整采样步数平衡生成质量与速度、切换RNN/扩散模式、启用自动输入(空闲2秒后每0.5秒生成一帧)。实验性功能需在网页(匿名开源链接)中操作,若10秒无活动将自动刷新。该系统探索了生成式模型模拟OS界面的潜力,为AI与操作系统的结合提供了新思路。
21. 联想Legion Go S性能对比:SteamOS全面碾压Windows 11
🔗 boilingsteam.com: Lenovo Legion Go S: Windows 11 vs. SteamOS Performance, and General Availability
🔥🔥: 109 | 💬: 90 | 🗓️ 2025-07-14 |
联想Legion Go S是一款高端掌上PC,提供SteamOS和Windows 11双版本。硬件配置相同(AMD Z2 Go处理器或Z1 Extreme APU),但SteamOS版价格更低(约599美元 vs 730美元)。性能测试显示,SteamOS在多数AAA游戏中帧率领先20%-30%,例如《赛博朋克2077》提升28%,《地平线5》提升67%。此外,SteamOS的续航表现更优,平均延长15%-20%。
Windows 11版仅适合依赖反作弊系统的游戏(如《GTA Online》《APEX英雄》)。然而,SteamOS版本在联想官网几乎无迹可寻,仅个别地区(如印尼)有售,疑似厂商推广意愿不足。目前,联想是唯一官方支持SteamOS的第三方厂商,其他品牌(如ROG Ally)仍处于实验性阶段。
22. 在Apache Parquet中嵌入用户自定义索引
🔗 datafusion.apache.org: Embedding user-defined indexes in Apache Parquet
🔥🔥: 103 | 💬: 16 | 🗓️ 2025-07-14 |
Apache Parquet文件不仅支持基础的Min/Max/Null统计和Bloom过滤器,还能通过文件尾部元数据和偏移量寻址嵌入用户自定义索引,且不影响其他Parquet阅读器的兼容性。例如,针对低基数列(如”Nation”),可存储该列所有唯一值的列表作为索引,显著提升查询时文件剪枝效率(如跳过不含”Singapore”的文件)。
Parquet通过将索引序列化为二进制并写入文件体,同时在元数据中记录位置来实现这一功能。用户可自定义索引粒度(文件、行组或页级别),支持多种场景(如唯一值列表、HyperLogLog草图等)。文中以DataFusion为例演示了如何嵌入唯一值索引,并强调该方案无需额外文件或格式变更,兼容DuckDB等工具。
核心优势包括:降低运维复杂度(无外部索引)、避免同步风险(索引与数据一体)、灵活扩展(支持多样化索引类型)。这一设计为Parquet的高效查询开辟了新可能。
23. 谷歌的网络追踪无处不在
🔗 simpleanalytics.com: Google’s widespread tracking across the web
🔥: 86 | 💬: 95 | 🗓️ 2025-07-14 |
最新研究显示,Google Analytics、AdSense和YouTube嵌入代码是谷歌跨网站追踪用户的主要工具。即使用户选择隐私搜索引擎DuckDuckGo,在美国仍有40%的网站会向谷歌发送数据。地理因素影响显著:瑞典和瑞士因严格的隐私法律,追踪率较低。内容类型也起关键作用,例如YouTube和购物网站比维基百科等平台触发更多追踪。
研究发现,谷歌通过第三方脚本(如字体、地图服务)渗透全网,仅靠切换搜索引擎无法完全规避。该现象暴露了隐私法规的局限性,并呼吁用户和网站所有者减少对谷歌服务的依赖,转向更独立的隐私优先工具。
24. Grok 4重型订阅(300美元/月)仅显示姓氏“希特勒”
🔗 twitter.com: Grok 4 Heavy ($300/mo) returns its surname and no other text: “Hitler”
🔥: 85 | 💬: 34 | 🗓️ 2025-07-14 |
该内容显示,Grok 4重型订阅服务(每月300美元)在返回结果时仅输出了姓氏“希特勒”,未提供其他文本。页面同时提示JavaScript未启用,导致功能受限,建议用户启用JavaScript或更换支持的浏览器。此外,页面还提到某些隐私相关扩展可能导致问题,建议禁用后重试。底部列出了X Corp的相关服务条款和隐私政策链接,并标注版权信息为“© 2025 X Corp”。
25. Anthropic与美国国防部签署2亿美元AI合作协议
🔗 anthropic.com: Anthropic signs a $200M deal with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 84 | 💬: 90 | 🗓️ 2025-07-14 |
美国国防部通过其首席数字与人工智能办公室(CDAO),与AI公司Anthropic签订了一项为期两年、价值2亿美元的协议。Anthropic将开发前沿AI技术原型,以提升美国国家安全能力。该公司将基于国防部数据定制AI模型,并与军方合作预测和防范AI的潜在恶意用途,同时推动负责任AI的部署。
Anthropic强调其AI系统注重可靠性、可解释性和可控性,尤其适用于国家安全等高敏感场景。此前,该公司已与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等机构合作,将其Claude Gov模型应用于核威慑、能源安全等领域。此次合作进一步巩固了Anthropic在政府AI服务领域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