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Rust实现全平台GPU通用计算;
- 我们如何攻破Copilot的根源漏洞;
- AMD Zen 5处理器测试结果更新;
- 50岁后衰老加速:不同器官老化速度差异显著;
- 天然钻石行业遭遇冲击:实验室培育钻石成新宠;
以上是今天的前五条黑科技新闻标题。
总共25条,具体内容您往下读…
1. 用Rust实现全平台GPU通用计算
🔗 rust-gpu.github.io: Rust running on every GPU
🔥🔥: 515 | 💬: 171 | 🗓️ 2025-07-26 |
开发者成功构建了一个共享Rust代码库的演示项目,可在所有主流GPU平台上运行,包括NVIDIA的CUDA、Vulkan兼容设备的SPIR-V、苹果的Metal、Windows的DirectX 12、浏览器的WebGPU以及非GPU系统的CPU回退方案。该项目完全用标准Rust编写,无需额外着色器或内核语言,实现了跨平台统一计算逻辑。
传统GPU开发需使用专用语言(如GLSL、HLSL),导致代码重复且工具链复杂。而Rust生态通过三个关键项目(Rust GPU、Rust CUDA和Naga)实现了直接编译Rust代码到GPU目标,首次整合了所有主流后端。演示采用比特排序算法,通过条件编译、零成本抽象(如newtype和trait)和内存布局控制(#[repr(C)]
)等Rust特性,显著提升了GPU代码的安全性与可维护性。
尽管仍需完善,这一里程碑证明了Rust在异构计算领域的潜力,为开发者提供了更简洁、类型安全的GPU编程范式。
2. 我们如何攻破Copilot的根源漏洞
🔗 research.eye.security: How we rooted Copilot
🔥🔥: 285 | 💬: 110 | 🗓️ 2025-07-26 |
2025年7月18日晚,Eye Security团队从SOC警报分析中发现了一个SharePoint 0-day漏洞(CVE-2025-53770),并迅速演变为大规模利用事件。该技术博客详细记录了从漏洞发现到广泛攻击的全过程,揭示了关键安全风险。零日漏洞的曝光凸显了企业需加强即时威胁响应能力。
3. AMD Zen 5处理器测试结果更新
🔗 agner.org: Test Results for AMD Zen 5
🔥🔥: 218 | 💬: 41 | 🗓️ 2025-07-26 |
用户@jfonseca表示可以忽略错误提示,测试数据已从其他渠道获取。目前正在修订脚本,修订版可应需求分享。关键点包括:错误信息无需处理、测试结果已到位、脚本优化中且支持协作传递。全文侧重技术协调,未提及具体性能数据。
4. 50岁后衰老加速:不同器官老化速度差异显著
🔗 nature.com: Ageing accelerates around age 50 ― some organs faster than others
🔥🔥: 189 | 💬: 126 | 🗓️ 2025-07-26 |
研究发现,人体组织在50岁左右会出现明显的衰老加速拐点,且不同器官的衰老速度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14至68岁人群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科学家发现血管(尤其是主动脉)的老化速度最快,并可能通过特定蛋白质将衰老信号传递至全身。此外,30岁左右肾上腺激素水平已开始变化,而45至55岁期间蛋白质水平会出现剧烈波动。研究还指出,衰老并非线性过程,而是伴随阶段性加速,但更大规模研究仍需验证50岁是否为普遍”危机点”。该成果发表于《细胞》期刊,为抗衰老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5. 天然钻石行业遭遇冲击:实验室培育钻石成新宠
🔗 cbc.ca: The natural diamond industry is getting rocked. Thank the lab-grown variety
🔥🔥: 172 | 💬: 214 | 🗓️ 2025-07-26 |
随着消费者对钻石来源(天然开采或实验室培育)的顾虑减少,成本更低的实验室培育钻石迅速崛起,对传统钻石开采业(包括加拿大)造成显著影响。实验室与天然钻石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完全一致,但价格仅为前者的十分之一(如2克拉钻戒售价3,500美元 vs. 3.5万美元),推动市场转向。
伦理问题(如非洲“血钻”)和经济压力(房价、婚礼成本上涨)加速了这一趋势,尤其受千禧一代和Z世代青睐。加拿大西北地区的钻石矿业因此受重创,多家矿场裁员或停产,预计将导致1,500个直接岗位流失。尽管专家强调天然钻石的地质独特性,但消费者更看重性价比和透明度。实验室钻石的可定制性和技术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市场优势。
6. 用开源软件让十年历史的自行车导航仪重获新生
🔗 raymii.org: Bringing a decade old bicycle navigator back to life with open source software
🔥🔥: 159 | 💬: 29 | 🗓️ 2025-07-26 |
作者在二手店以10欧元购得一台2015年产的Navman Bike 1000(实为Mio Cyclo 200的贴牌产品),发现其官方地图更新服务已失效。通过逆向工程,他确认设备运行Windows CE 6.0,并利用开源工具mitmproxy和WireShark分析其网络请求,发现地图下载链接已失效。
最终,他通过替换系统内的DODGE.exe程序,安装Total Commander访问设备文件系统,并搭配开源地图项目OpenFietsMap(基于OpenStreetMap),成功为设备加载最新地图。此外,他还趣味性地让这台导航仪运行了DOOM游戏。
文章批判了厂商的计划性淘汰策略,呼吁立法要求停产设备开源软硬件,以减少电子垃圾。设备虽老旧,但经改造后功能完备,续航达8小时,屏幕户外显示效果优异,展现了开源技术的强大潜力。
7. 雅虎衰败史:从互联网门户巨头到黯然退场
🔗 dfarq.homeip.net: What went wrong for Yahoo
🔥🔥: 145 | 💬: 141 | 🗓️ 2025-07-26 |
雅虎曾被誉为“互联网首页”,却在2016年以48亿美元贱卖给威瑞森,终结了独立运营时代。其衰落源于三大关键失误:
- 盲目收购:耗资百亿美元收购Geocities、Broadcast.com等亏损平台,却无法盈利;2013年11亿美元收购Tumblr后仅以300万抛售。
- 错失良机:两次拒绝收购谷歌(1998年100万美元、2002年30亿美元),2006年10亿美元收购Facebook遭拒,与万亿级企业失之交臂。
- 战略摇摆:2008年拒绝微软446亿美元收购要约,最终资产拆分后仅获418亿美元。
唯一成功投资是2005年10亿美元购入阿里巴巴40%股份,2016年剩余股权价值超300亿美元。雅虎的教训警示:流量不等于价值,而精准战略比规模扩张更重要。如今,雅虎仅剩邮箱和金融服务维持存在感,成为互联网史上的警示案例。
8. 地球倾斜31.5英寸:地下水抽取的惊人影响
🔗 popularmechanics.com: Earth Has Tilted 31.5 Inches. That Shouldn’t Happen
🔥🔥: 131 | 💬: 77 | 🗓️ 2025-07-26 |
研究表明,人类抽取地下水的行为已导致地球自转轴在不到20年内倾斜了31.5英寸(约80厘米),相当于全球海平面上升0.24英寸。这项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快报》的研究指出,地下水重新分布是气候相关因素中对地极漂移影响最大的因素。1993年至2010年间,约2,150亿吨地下水被抽取用于灌溉和生活用途,最终流入海洋,改变了地球质量分布,进而影响自转。
科学家通过模型验证,只有包含地下水移动的数据才能解释观测到的地极漂移现象。研究强调,中纬度地区(如北美西部和印度西北部)的水资源转移对倾斜影响尤为显著。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地下水对气候的深远影响,也为应对海平面上升提供了新视角。
9. Zig中的可调整大小结构体
🔗 tristanpemble.com: Resizable structs in Zig
🔥🔥: 106 | 💬: 47 | 🗓️ 2025-07-26 |
本文探讨了在Zig中实现运行时可调整大小的结构体的概念,并通过Zig强大的编译时功能设计了一个API。作者指出,Zig现有的数组和多指针类型适合存储相同类型的连续数据,而结构体适合存储不同类型的固定大小数据。然而,当需要存储运行时动态大小的不同类型数据时,现有工具显得不足。
作者以标准库中的Connection
为例,展示了当前实现此类需求的复杂性和潜在风险(如内存对齐问题)。随后提出了一种基于ResizableArray
和ResizableStruct
的解决方案,利用编译时代码生成简化内存管理,并开源了原型实现。该方案仅需存储数据指针和长度信息,支持动态调整字段大小,同时保持内存连续性。最后,作者呼吁社区反馈,以完善这一可能纳入标准库的功能。
10. OCaml编程:正确、高效与优雅之美
🔗 cs3110.github.io: OCaml Programming: Correct and Efficient and Beautiful
🔥🔥: 105 | 💬: 34 | 🗓️ 2025-07-26 |
这是一本关于OCaml函数式编程与数据结构的教材,重点探讨语义与软件工程实践。该书作为康奈尔大学CS3110课程(数据结构与函数式编程)的指定教材,前身为《OCaml函数式编程》。2025年春季版包含200余个嵌入式YouTube视频,可独立于书本观看。
作者团队汇聚了Michael R. Clarkson等十余位学者的智慧,融合了20多年的课程讲义与学术成果,其中Clarkson负责了约40%的内容编纂。本书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4.0国际许可协议发布。
11. 美国度假屋都分布在哪儿?
🔗 construction-physics.com: Where are vacation homes located in the US?
🔥: 81 | 💬: 69 | 🗓️ 2025-07-26 |
截至2023年,美国约有1.423亿套住房,其中480万套(占总数的3.5%)为度假屋。佛罗里达州以80万套度假屋位居榜首,其次是加州(36万)和纽约州(30.9万)。若按比例计算,新英格兰地区的缅因州(15.6%)、佛蒙特州(15.1%)和新罕布什尔州(10.2%)度假屋占比最高。
度假屋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如佛罗里达东西海岸)、五大湖区(如密歇根、威斯康星)以及滑雪胜地周边(如科罗拉多、犹他州)。此外,高尔夫球场(如南卡罗来纳州希尔顿黑德)和主题公园(如佛罗里达迪士尼)附近也是热门选址。值得注意的是,大城市的度假屋比例反而较低,仅纽约市超过5万套。
长期趋势显示,度假屋的分布受地理条件(如气候、水域)主导,因此热门区域(如新英格兰)几十年来保持稳定。尽管美国经济大幅增长,但度假屋数量增速较慢,反映出住房建设成本高和土地限制政策的影响。
12. Python asyncio库:设计缺陷与致命痛点
🔗 sailor.li: Asyncio: A library with too many sharp corners
🔥: 79 | 💬: 66 | 🗓️ 2025-07-26 |
本文深入剖析Python标准库asyncio的核心问题,指出其虽为异步编程带来革新,但存在诸多设计硬伤。2014年作为临时库引入,2015年正式成为标准,但至今仍因以下致命缺陷饱受争议:
- 取消机制缺陷:任务取消采用边缘触发(edge-triggered),导致清理代码可能因等待永不响应的I/O而永久阻塞。对比之下,Trio库的电平触发(level-triggered)能彻底终止所有关联操作。
- 任务引用漏洞:事件循环仅弱引用任务,未显式保存强引用时,垃圾回收会直接销毁运行中的任务,引发”Task was destroyed but it is pending”警告。
- I/O陷阱:底层API设计反直觉,例如
socket.shutdown()
可能因协议栈差异导致行为不一致,而asyncio未提供有效抽象层。
作者推荐替代方案如Trio和AnyIO,它们通过重构取消模型和资源管理机制,显著提升可靠性。全文以代码实例佐证,揭示asyncio在真实场景中的脆弱性,呼吁开发者谨慎选择异步框架。
13. 多巴胺的背叛:人类正主动摧毁自己的快乐系统
🔗 anushkakarmakar.substack.com: Fuck dopamine, we’re voluntarily breaking our own brains
🔥: 78 | 💬: 78 | 🗓️ 2025-07-26 |
这篇文章批判了现代科技如何通过即时满足破坏人类的多巴胺奖励机制。作者指出,努力与延迟满足本是获得深层满足感的关键——无论是烹饪、写作还是绘画,大脑会因付出而释放多巴胺。但如今,外卖、AI写作和图像生成等技术消除了过程,导致人们失去对努力的耐性,甚至感到空虚。
更讽刺的是,这种自我破坏是主动选择的:当社会将等待视为”疾病”,用效率取代体验时,我们切断了神经化学层面的成就感。作者以自身多巴胺功能障碍作对比,警告普通人正在自愿丧失与生俱来的快乐能力,而”捷径”最终只会剥夺生命的意义。
14. 斯瓦尔巴冬季升温已达临界点
🔗 nature.com: Svalbard winter warming is reaching melting point
🔥: 76 | 💬: 13 | 🗓️ 2025-07-26 |
北极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冬季变暖,其中斯瓦尔巴群岛的升温速度是全球平均的6至7倍。2025年2月,该地区出现异常高温和降雨,导致大面积积雪融化和融水积聚。冬季融雪事件频发,标志着北极正迈向“新常态”。
研究显示,冬季升温不仅破坏冰川和冻土稳定性,还激活微生物活动,加速温室气体释放,形成气候变暖的恶性循环。此外,融水冻结形成的冰层阻碍气体交换,威胁野生动物生存,并增加雪崩风险。人类社区和基础设施也因冻土融化面临严峻挑战。
科学家在实地考察中观察到植被提前萌发、土壤解冻等异常现象,强调冬季数据匮乏使预测影响更加困难。北极冬季变暖已非偶然事件,而是持续重塑生态与社会的关键驱动力。
15. 个人航空即将迎来变革(2023)
🔗 elidourado.com: Personal aviation is about to get interesting (2023)
🔥: 76 | 💬: 71 | 🗓️ 2025-07-26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近期提出的MOSAIC新规可能彻底改变个人航空领域。该规则通过放宽对轻型运动飞机(LSA)的限制(如取消重量上限、允许直升机/eVTOL等新型航空器纳入),旨在吸引更多飞行员从风险较高的实验性自制飞机转向更安全的LSA类别。FAA采用安全分级体系,认为适度放宽监管反而能通过技术迭代和用户迁移提升整体安全性。数据显示,LSA事故率仅为实验性飞机的一半,若新规推动规模转移,或将显著减少航空事故。这一变革或为“飞行汽车”等创新铺平道路。
16. 英国新年龄验证系统形同虚设,VPN轻松绕过
🔗 theverge.com: The UK’s new age-gating rules are easy to bypass
🔥: 72 | 💬: 153 | 🗓️ 2025-07-26 |
英国近期实施新规,要求Pornhub、Reddit等平台必须通过信用卡验证、身份证上传或面部年龄识别等方式确认用户年满18岁。然而,该系统仅通过IP地址判断用户位置,使用VPN切换地区即可完全绕过验证。尽管英国电信监管机构Ofcom禁止平台宣传VPN绕过方法,并建议家长监控子女设备,但谷歌数据显示“VPN”搜索量在英国激增。
批评者指出,此类验证不仅难以阻止未成年人访问,还迫使所有用户暴露财务信息或生物特征数据,引发隐私担忧。研究显示,过早接触成人内容可能助长性别刻板印象,但用侵入性手段实现监管目标,反而可能让更多人选择规避。
17. 十年自学编程:真正的精通没有捷径
🔗 norvig.com: Teach Yourself Programming in Ten Years (1998)
🔥: 68 | 💬: 22 | 🗓️ 2025-07-26 |
彼得·诺维格批判了市场上“24小时学会编程”的速成书籍,指出这类标题误导学习者,认为编程无法通过短期学习掌握。研究表明,成为专家需要约十年的刻意练习,如音乐、棋类等领域一样。真正的学习需通过实践、反思和持续挑战,而非肤浅的语法记忆。
他提出自学编程的建议:保持兴趣,通过项目实践学习;接触多种编程语言(如Java、Lisp等);理解计算机底层原理;参与开源项目或团队协作。此外,书本知识远不如实际经验重要,正如养育孩子无法仅靠指南掌握。
文末强调,伟大程序员的特质源于长期投入,而非天赋或速成。选择Python或Scheme等易学语言入门,但关键在于坚持长期学习。
18. Mac版复古音乐播放器QuickTunes:iPod风格的Apple Music客户端
🔗 furnacecreek.org: Show HN: QuickTunes: Apple Music player for Mac with iPod vibes
🔥: 68 | 💬: 13 | 🗓️ 2025-07-26 |
QuickTunes是一款为macOS设计的简洁高效的Apple Music播放器,灵感源自2000年代iPod的经典交互体验。它支持快速浏览播放列表、专辑、歌手和歌曲,一键播放,并优化了流畅滚动、键盘导航和多点触控操作。浮动播放器提供歌曲控制、随机/循环播放等功能,窗口布局可动态调整,适配从iPod经典界面到多面板视图的多种偏好。用户可自定义外观,通过媒体键或Dock图标控制播放,还能分享正在播放的歌曲。兼容macOS 15 “Sequoia”(Intel/Apple Silicon芯片),适合追求极简操作与怀旧设计的音乐爱好者。
19. 可移动微型工厂的崛起
🔗 thesisdriven.com: The Rise of Shippable Microfactories
🔥: 65 | 💬: 16 | 🗓️ 2025-07-26 |
传统预制建筑依赖大型固定工厂生产模块,但高昂的资本支出和运输成本限制了其经济性。可移动微型工厂颠覆了这一模式,将集装箱大小的自动化生产单元直接部署到工地附近,实现本地化制造。这种模式结合了预制的高效性与现场施工的灵活性,同时通过复用设备分摊成本,解决了传统工厂利用率低的痛点。
关键优势包括:降低资本门槛(单台设备成本仅50-100万英镑)、按需部署(项目结束后可转移至下一工地),以及缩短供应链(减少运输浪费)。例如,英国AUAR的微型工厂能在12小时内完成一栋房屋的结构框架,而Cuby等企业则提供更集成的解决方案,生产近乎完整的房屋模块。
未来,随着自动化技术发展,微型工厂有望进一步压缩成本,推动建筑行业向高效、可持续的方向转型。
20. 我是你垃圾内容的零样本分类大师
🔗 christopherkrapu.com: I am a SOTA 0-shot classifier of your slop
🔥: 64 | 💬: 57 | 🗓️ 2025-07-26 |
作者直言不讳地指出,他能轻易识破AI生成的内容,并对此表示失望。他拥有丰富的LLM使用经验(每月花费700美元订阅多个AI服务),且职业需求迫使他深入分析各大模型的输出。他强调,人类思考与写作的过程本身是学习的关键,而依赖AI代劳只会将筛选信息的负担转嫁给他人。例外情况是非母语者借助AI优化表达,但他仍希望看到个人真实的思考痕迹。文末呼吁读者珍视自身经验,在AI辅助后务必加入个人润色,因为”你是一锅炖煮数十年的丰富浓汤”。
21. 阿尔沃·帕特90岁:用寂静与灵性叩击世界的作曲家
🔗 theguardian.com: Arvo Pärt at 90
🔥: 63 | 💬: 19 | 🗓️ 2025-07-26 |
爱沙尼亚作曲家阿尔沃·帕特以其极简、灵性且充满寂静的音乐跨越文化、信仰与代际的界限,成为当代最受推崇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钟鸣作曲法(tintinnabuli)将旋律与三和弦简化为纯净之声,如《致阿丽娜》(Für Alina)般直抵灵魂。帕特的创作生涯始于苏联时期,早期实验性作品遭禁后,他转向中世纪圣咏与东正教音乐,形成独特的神圣极简主义风格。
尽管拒绝标签,他的作品如《空白页》(Tabula Rasa)和《受难曲》(Passio)融合古老传统与现代美学,成为宗教与世俗听众的共同慰藉。其音乐影响远超古典领域,从Björk到电影配乐均受启发。90岁之际,全球音乐会庆祝他的里程碑,新作《致扬·凡·艾克》(Für Jan van Eyck)即将首演。在喧嚣时代,帕特的音乐仍以寂静为邀请,为听众提供沉思与超越的永恒空间。
22. 保罗·狄拉克与数学美的信仰(2011)[视频]
🔗 youtube.com: Paul Dirac and the religion of mathematical beauty (2011) [video]
🔥: 50 | 💬: 4 | 🗓️ 2025-07-26 |
这段内容介绍了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对数学美的独特追求,他将数学的简洁与和谐视为探索自然法则的核心。视频探讨了狄拉克如何通过美学直觉预言反物质的存在,并强调其“数学美指引真理”的哲学理念。尽管附带的版权声明等文本与主题无关,但核心聚焦于狄拉克的科学思想与深远影响。
23. 利用太阳辐射的扭矩加速器(TARS)推动星际探测器
🔗 arxiv.org: Torqued Accelerator Using Radiation from the Sun (Tars) for Interstellar Payload
🔥: 43 | 💬: 4 | 🗓️ 2025-07-26 |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星际推进技术——TARS(Torqued Accelerator using Radiation from the Sun),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旋转动能来驱动微型探测器。传统太阳帆需极低面密度(~0.8克/平方米),而TARS采用双面异反照率薄膜,在亚开普勒轨道上通过太阳辐射扭矩缓慢加速数周至数月,最终释放能量推动探测器。
系统采用碳纳米管(CNT)等商用材料,数十米尺度、约1公斤重量的装置可使手机大小的载荷在一年内达到星际速度。尽管理论速度无上限,但实际设计中尺寸随目标速度呈指数增长,因此相对论速度难以实现。研究还探讨了石墨烯薄膜、重力助推、奥伯特效应等优化方案。TARS为缺乏高能定向能源系统的场景提供了低成本、亚相对论星际探测方案,论文已获《JBIS》期刊接收。
24. 用AI代理编程进入心流状态的秘诀
🔗 kau.sh: Getting into Flow State with Agentic Coding
🔥: 43 | 💬: 24 | 🗓️ 2025-07-26 |
作者分享了一套通过Claude Code实现高效编程的工作流,强调心流状态对代码质量的关键影响。核心方法分为四步:首先创建统一的AI指令文件避免重复沟通;接着通过任务分解代理将需求拆解为原子性计划文件,这一步骤尤其依赖工程师经验来优化方案;然后同时启动三个代理(实现者、测试者、文档编写者)并行执行任务,大幅提升效率;最后进行严格验证与重构。
文中特别指出,计划阶段的质量直接决定输出代码的可靠性,而代理协作模式能减少合并冲突。作者认为,未来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将体现在驾驭AI代理的能力上——既能放手让AI处理琐碎工作,又能通过深度思考把控整体架构。这套方法已在其高风险生产环境中验证有效,实现了”深度工作替代无效忙碌”的目标。
25. 美军士兵遭自家西格绍尔手枪误伤事件曝光(2024年)
🔗 nhpr.org: Documents detail U.S. soldiers shot by their own Sig Sauer guns (2024)
🔥: 36 | 💬: 40 | 🗓️ 2025-07-26 |
根据新罕布什尔公共电台获取的军方文件,2017年美军采用西格绍尔P320手枪(军用型号M17/M18)作为制式武器后,已发生至少9起非触发走火事故,导致士兵重伤。2023年弗吉尼亚州尤斯蒂斯堡事件中,两名士兵枪套碰撞导致走火,子弹击穿其中一人脚部。其他案例包括日本冲绳警卫室监控显示枪支在保险状态下意外击发,以及佐治亚州联邦陪审团裁定西格绍尔向误伤受害者赔偿230万美元。
军方坚称该枪通过严格测试且无设计缺陷,但2018年国防部报告曾指出其存在”跌落走火”风险。西格绍尔虽在13起诉讼中胜诉,但近年面临多起指控,包括新罕布什尔联邦法院20名原告的集体诉讼。文件显示,六起陆军事故中至少两起确认士兵未触碰扳机,但调查报告关键结论均被涂黑。目前各军种仍继续使用该枪,未实施限制措施。